教學特色
本系(所)教學方法上除針對公共經濟等理論發展趨勢,以及我國實際制度與政策衍生問題之探討外,並著重學生專題研討與研究計劃之參與,期訓練學生理論基礎與分析實際問題之能力,以培育學生獨立分析及研究之能力。
一、課程特性
為求設定適性之學習成就目標,本系課程規劃中之除部訂及校訂必修課程外,本系所開授之選修課程,在配合本系教學目標之前提下,涵蓋財稅行政、經濟行政及會計審計等三模組相關領域,使學生得以依據其個別興趣修習課程,另大學部畢業班學生依規定必修「實務專題」課程,題目由學生與指導老師討論後自訂,給予學生適度之學術研究專業能力訓練與研究發展空間。碩士班則開設:研究方法、高等租稅理論、公共支出理論、高等財務會計理論、高等管理會計、論文寫作、碩士論文、兩岸財稅與會計制度、財稅與會計論文研討等科目。
(一).教學重點與特色
大學部:
1.研究公共經濟等理論發展趨勢,及探討我國財政制度與政策問題。
2.著重學生專題研究與研究計畫之參與,藉以培養學生深厚理論基礎與獨立研究之能力。
3.定期安排學生至稅務機關實習,充實租稅實務之技能。
碩士班:
1.課程規劃著重財政、稅法、會計與資訊系統等專業課程之全方位訓練,以收理論與實務相輔之學習成效。
2.重視實務教學,培養學生成為兼具財政稅務與會計資訊專長,熟習兩岸財稅與會計制度之高階實務人才。
3.訓練學生考取各類專業證照、通過國家公職人員考試、或報考國內外研究所,輔導畢業生順利升學就業。
(二).培育能力
1.積極訓練學生考取各類國家公職考試及各項職業證照。
2.重視財政與租稅理論基礎之建立,鼓勵學生繼續升學深造。
(三).教學與學習領域
1.財稅課程:財政學、現代財政理論、財務行政、租稅各論、租稅申報實務、稅務資訊系統、實務專題、財稅研究方法、財稅專題研究、稅務實習、租稅規劃。
2.經濟課程: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體經濟學、數理經濟學、政治經濟學。
3.財金課程:貨幣銀行學、保險學、金融市場、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
4.會計統計課程:會計學、會計證照輔導、成本管理會計、稅務會計、中級會計學、統計學、應用統計學、統計套裝軟體應用。
5.法律課程:稅法概論、民法、商事法、行政法、租稅法、金融法規。
(四).教師自製教材
本系為善用各項教學設備資源,以提升專業課程教學效果,每學年均鼓勵教師製作各種多媒體教材,教師並可據以申請本校教師改進學之獎助,且提供財稅專業教室之各項多媒體設備以輔助教師之教學,為建構多元化數位學習環境,本系教師透過數位學習平台,將課程教材與教學大綱上網,建置教師授課內容、講義、測驗、產業新知之電子檔,並提供學生線上討論區、線上測驗及作業區、Blog、e-portfolio及豐富的社群等功能,以加強師生互動及提供「不限時間、不限空間、不限學習」之多元化數位學習資源,。提升修課學生預習及複習之學習成效。
(五).教師教學評量
本校規定每學期針對所有任授課程辦理教學評量,由學生對於課程實施及教師授課狀況上網進行評量,以作為其改進教學參考,另提供學院、系所主管其所屬教師當學期評量結果,以為適時調整課程實施。評量結果亦提供教學與學習發展中心作為提升教學之統計分析與追蹤輔導之參考。
(六).教學輔導與補救教學
1.導師定期輔導:本系導師定期約談學生或家庭訪問,每學期並舉辦任課教師座談會,了解學生性向、家庭背景及學業近況,並適時予以輔導;諮商與潛能發展中心每學期舉辦教師輔導知能研習座談會,提昇導師輔導專業知能。
2.學業成績欠佳與嚴重缺曠課之輔導:本系針對各學制學業成績欠佳與嚴重缺曠課學生,依據本校之辦法每學期均按規定執行與家長、學生約談溝通之輔導工作,必要時提供學生學業欠佳之輔導紀錄予授課教師參考,謀求師生在教學互動上之良好關係;並於輔導工作完成後,於次學期繼續追蹤輔導。